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

我国原液着色纤维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如何?

发布时间:2016-04-15   浏览量:126

  一、何谓原液着色纤维?

  原液着色纤维是指在纺丝溶液或熔体中加入着色剂,经纺丝过程得到的有色纤维,也称为无染纤维或纺前染色纤维。原液着色可以省去印染工序,避免产生大量的印染废水,具有突出的环境友好特征。

  近5年我国原液着色纤维产业快速发展,2014年原液着色纤维产量达450万吨,占化纤总量的10%,长丝主要是聚酯和聚酰胺6纤维,2014年分别为330万吨和4.3万吨,短纤主要是聚酯、再生纤维素和聚丙烯腈纤维,2014年分别为75万吨,7.9万吨和5万吨。原液着色纤维年均增长率达到14%,高于化纤总产量年均9.2%的增长率,其中,原液着色聚酯长丝、短纤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%和26%,聚酰胺6长丝平均增长71%,再生纤维素短纤维平均增

  长49%。

  原液着色纤维在绣花线、缝纫线、车用纺织品、户外纺织品、袜子等产品中用量较大,在工装、窗帘及常规服用纺织品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。原液着色纤维相关配套产业如颜料、色母粒、加工装备等已实现国产化,具备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,并且随着环境资源约束日益严格,原液着色纤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  二、我国原液着色纤维产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?

  我国原液着色纤维总体上处于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期。当前,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
  单次订单量少,吨成本过高。纤维制造企业目前基本处于按照客户指定颜色生产的状态,单次订单量少,配色过程和生产过渡料比重过高,这些特定颜色的产品一旦形成库存很难再次销售,会造成浪费,导致吨成本过高。

  环境效益在纤维产品上没有体现。总体上市场处于低价竞争状态,纤维制造企业需要压低母粒价格降低成本,母粒制造企业需要牺牲品质来适应市场竞争,无法保证纤维产品的高品质。

  纤维开发与母粒开发脱节,配套产业如载体、分散剂、专用树脂、纺丝油剂等相对滞后,一些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开发周期长、投入高,加之市场初期需求量小,大多数母粒和纤维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意愿不足。

  产品色系不全,高端产品不多。熔体纺丝的原液着色聚酯、聚酰胺纤维色光偏暗,缺乏深染、高色牢度等品种,不同批次纤维配色的一致性偏低,造成原液着色纤维及其纺织品处于中低端水平;形成稳定、批量销售的只有少数几个主导色,黑色丝产量超过三分之二,虽然纤维制造企业有上千种的色卡,但绝大多数色彩品种供应周期长,对市场的响应慢,产品的色系不全,无法满足市场要求。

  色母粒生产企业创新能力薄弱。当前,我国纤维级色母粒生产企业有30多家,企业规模还比较小,技术创新能力较为薄弱,尚不具备大企业引领产业发展的条件。因此,只有通过必要的政策引导,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,形成产学研紧密合作的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,产业才有可能尽快走出中低端徘徊的困境,实现产业的快速、良性发展。

  三、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如何?

  有哪些重点任务?

  高品质、高功能、低能耗和低排放是新一代化学纤维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,也是原液着色纤维的发展方向。在高品质方面,重点是提升纤维和纺织品的色彩鲜艳度、色牢度、均匀性,性能和功能的均匀性、稳定性和安全性;在高功能方面,重点是开发超细旦和抗菌、抗静电、阻燃等功能性原液着色纤维;在低能耗和低排放方面,重点是开发新型高效、安全着色剂,提高母粒的颜料含量,开发着色剂高效、精确的在线添加技术,开发高效混合技术提升单线产能等。

  还需强调,多色彩的原液着色纤维制备与应用具有典型的小批量、多品种特征,实现柔性制造与个性化定制是产业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。不同色彩品种的快速、自动切换技术和装备,多组分精确配比、分散技术,色彩的标准化、数字化及其供应链管理等,是产业技术发展的重点。

  1.提升产业技术水平

  以聚酯、聚酰胺和再生纤维素纤维等为重点品种,突破高比例颜料、颜料与功能粉体的分散与稳定技术,色母粒流变性质调控与专用树脂制备技术,纺丝熔体/原液中的高比例在线添加与动态分散技术,多功能原液着色聚酯连续聚合技术等,开发出高品质色母粒及其专用颜料、分散剂和专用树脂,提升纤维色牢度和色彩鲜艳度,开发出超细旦、深染、多功能复合的新一代原液着色纤维。

  针对原液着色纤维的应用,重点开发短纤维色纱色彩均一性控制技术,纯纺与混纺纺织品的整理技术等,色彩的数字化技术,典型织物结构纺织品色彩仿真技术,突出原液着色纤维的特点与优势,在典型应用领域开发出高端纺织品。

  2.建立完善标准与技术规范体系

  重点建立色浆、色母粒和原液着色纤维的产品品质标准,针对黑色-灰色系列等市场用量较大的品种建立颜色标准体系,建立完善从色母粒到纺织品的评价检测方法标准;建立典型品种原液着色纤维制造、纺织品开发与应用的技术规范,避免因纺丝油剂、整理助剂和加工工艺不匹配造成损失,保证产品的品质、降低企业生产和下游使用的成本、风险。

  3.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水平

  以重点企业为基础,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方式,建立从色母粒、纤维、纱线、面料到终端产品完整的产业链、技术创新链。

  先期以现有用量大的原液着色纤维品种为基础,建立从色母粒到纺织品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,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标准化水平,在工装等典型领域中实现高水平应用示范。同时,以终端应用为牵引,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开发专用母粒、纤维和纺织品,形成快速响应的创新链和供应链,不断拓展高端应用领域。

  通过建立联盟或行业的标准、认证和吊牌体系,保证产品品质,提高原液着色纤维产品和产业链各环节重点企业的市场认可度,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。

  4.建设完善原液着色纤维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

  建设、完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,为新产品开发、市场规范等提供服务,加快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  关键共性技术开发:建设柔性化的中试试验线、工业化单元机等手段,为产业化技术开发提供硬件条件和人才服务,加快技术开发速度、降低开发成本。

  质量分析与评价:重点针对色母粒分散性、有害物质含量等,原液着色纤维及其纺织品的色彩均匀性、色差、色牢度和稳定性等品质指标进行检测与问题分析。

  高效率、低成本配色方案与加工工艺:重点是纤维的色母粒配色和纺丝工艺,不同规格短纤维色纱、面料的配色方案与评价等。

  产品的标准化、数字化与互联网服务:为研究机构、企业提供母粒、纤维、纱线和纺织品的标准实物样卡,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数字化的色彩数据库、产品数据库,加快新产品的应用和产业链的快速响应。



0
版权所有:CopyRight@2016 北京翰隆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备案号:京ICP备11027667号-4
技术支持:35互联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819号

收缩

翰隆达在线客服

  • 销售热线:
    010-67713695
    010-67713696
    010-67713699